-
金同学是一位软背景较丰富,硬件条件优秀的申请者。说他的软背景丰富是因为校内社团活动参加的多,但是科研项目少,也无论文发表。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科研项目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正是金同学申请中的软肋。
-
学生签约时间较早,在跟学生讲了信息表的填写重点之后,学生很快就把表格填写好给了我们,这就给文书创作留下了非常充足的时间。在文书创作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丰富自己的项目,所以文书创作也要随着项目的丰富逐渐有所调整。
-
学生于大一时签约,很早就进入了我们的服务体系,从作品辅导,到后期选校,文书以及网申提交,这个过程持续了四年之久。学生的本科院校不错,对申硕的期望特别高,在GPA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选校时仍然坚持主见,非世界牛校不申。
-
Waiting List转正虽然是“小概率”事件,特别是哥大这样的顶级名校以及哥大GSAPP(建筑学院)下的项目的热门程度, 都使得哥大转正的难度增加。
-
从上述的学生背景来看,这七位同学的硬指标差不多,不过本科院校背景还是有差别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海南大学的姚同学托福分数低于宾大研究生院要求的最低分100,而且GRE成绩也略低。
-
美国建筑学专业对对硬件成绩的要求并不高,只要GPA达到了3.0,TOEFL达到100,GRE达到310,都是有机会申请到名校的。因为能吸引admission的要素里面,作品集和PS是最关键的。
-
T同学为海外建筑学背景,与申请的商业分析(BA)课程重合度低,GRE 310在商科竞争中不占优势。学生有两年的工作经历,文书老师将她建筑学的经历进行包装拆解
-
学生本科背景为财务管理,均分88较好,有一段三个月的500强企业财务实习,主申悉尼大学会计与金融方向。悉尼大学的商科硕士申请者众多,尤其热门方向如Finance、Data Analytics等。
-
M同学作为双非院校艺术管理本科学生,82分的GPA在英联邦申请体系中处于明显劣势。雅思6分的语言成绩仅达最低门槛,叠加院校背景弱势,构成了申请QS前百名校的双重障碍。
-
学生本科是经济学专业,硕士打算申请偏量化的金融经济类硕士,对学校的期望很高,申请目标是美国TOP30内的知名院校,包括了JHU、USC、WSUSTL、UCSD、BU等。学生的GPA及标化成绩对于申请竞争激烈的量化金融硕士来说处于劣势。